近日,因为“毒”外卖视频的曝光,外卖一度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众矢之的。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餐饮外卖包装升级更显得迫在眉睫。
除了安全和卫生之外,外卖包装作为最直观的品牌表达,重要性不言自明。那么,如何实现安全与成本兼顾,效率与品质兼得呢?
不久前,红餐网分析了西贝、优粮生活等品质外卖后,为外卖包装的升级总结了6条可行建议。
外卖包装6条升级建议
1. 包装适配产品属性
在外卖中,简餐、麻辣烫、米粉面条、包子饺子等食物,都应适配不同的包装盒,例如麻辣烫、汤类需要密封严实的包装盒,如若包装不严,造成撒漏,极其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而包子、饺子则需要透气的包装,以免因粘黏而扯破皮漏了馅。
2. 保证餐品温度
保证产品出锅后,运输到顾客手里,饭菜还是热的,是做外卖的基本要求。
青渝蓝之麻辣香锅的用的是锡纸包装,菜品包装好后,再放到中空包装盒里,形成一个中空的空气隔离层,有效地提升保温性。
3. 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是饭菜分离的外卖,可以提前将单份菜品及赠送的小菜等独立分盒提前打包,并注意使用方便加热的包装盒,提升准备效率。
4. 方便摆放、运输便利
商户选择外卖盒应尽量避免异形盒子(如圆形三角体多面体等),虽然能够体现品牌个性,但一方面外卖箱空间有限,异形盒子容易造成空间浪费;另一方面外卖运送过程中常常有急走急停及摇晃,容易造成挤压及滑落。
同时也要注意外卖盒的密封性,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破损及倾漏。
5. 包装袋的选择
包装袋是比外卖更先进入消费者视线的形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对于午餐时段的快餐,可以选用塑料包装袋,省空间且方便运送。而晚餐或品质外卖,客单价较高的品类,就可提高下档次,选择纸袋或纸盒。
6. 提升用户体验
每一位餐饮及包装行业从业人士,同时也是餐饮/外卖行业的目标客户,因此,在做外卖及包装的时候,更要时刻站在客户的视角来改良包装,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很多外卖都配有桌布、餐垫、湿巾等,方便用户清理桌面。
你听过包装行业的CMF概念吗?
CMF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在中国也已经有进10年的发展历史,但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领域。CMF概念是工业设计(ID)的细分,C代表颜色,M代表材料,F代表工艺,行业内对CMF尚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有人对于CMF的理解是这样的:“CMF是门细分行业,利用色彩、材料、工艺、图案纹理等元素,进行产品创新。”其中设计是核心,技艺为工具。
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对产品品质及设计感的追求是CMF产生及运用的基础。而近年来包装行业虽然没有正式系统化提出这个概念,却已经实实在在地践行着这一美学、色彩学、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等,是各学科、流行趋势、工艺技术、创新材料、审美观念综合的原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