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牛肉市场供应偏紧,随着中秋到来,牛肉消费量逐步回升,价格更是持续上涨。
牛肉消费量价齐升 生鲜市场补货忙
在北京一家便民消费市场的肉类销售区,记者看到牛肉销售的品种琳琅满目。目前主流消费的品种为牛腱肉和牛腩肉。9月19日,北京新发地牛腱肉指导报价为每斤37.5元,较上月环比增长3%。虽然近期牛肉价格上涨,但是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依然很多。
随后记者在北京一家生鲜超市了解到,由于节日效应显现,牛肉的消费量大幅增长,环比增加了30%。超市每天都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补货,牛排、牛腩块、牛腿肉是主流销量产品,与国产牛肉相比,进口牛肉销量更为明显,以该超市为例,年初以来进口牛肉销量增长3成左右。
以国内销量较好的牛腩肉为例,目前国产全国平均价格在每斤50元,进口的在每斤35-40元。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产牛肉和进口牛肉价格倒挂,近期牛肉进口量较少,会直接影响未来牛肉价格的走势。预计在年底前牛肉价格仍持上涨态势。
已有5国因疯牛病病例暂停巴西牛肉进口
巴西是我国进口牛肉重要产地之一,然而近期,巴西确认发现两例非典型疯牛病病例,尽管当地农业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疯牛病病例与摄入污染饲料无关,不会对食品供应构成威胁,但基于与中国签署的卫生协议,巴西从9月4日起暂停了对华牛肉出口。
据巴西媒体报道,受此次疯牛病病例影响,目前已有中国、埃及、伊朗、印尼和俄罗斯这5个国家暂停从巴西进口牛肉。尽管如此,巴西联邦政府发布的牛肉出口数据显示,在9月的前两周,巴西日均牛肉出口量达124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3.1%。疯牛病对于巴西牛肉出口的影响暂未显现。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随着牛肉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进口牛肉的产地,逐步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转向南美国家。巴西肉类出口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巴西出口至中国的牛肉占到了巴西同期牛肉总出口量的近6成。
近期随着巴西牛肉进口受阻,俄罗斯牛肉进口量有所增加。2021年8月,按年率计算,俄罗斯对华牛肉出口量增加了1000吨(增幅82%),达到2100吨。2021年前8个月,中国市场在俄罗斯牛肉出口总量中所占份额增长到64%。
中国牛肉消费需求激增,不能过度依赖进口,大力发展养牛产业便提上日程。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5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一批以肉牛、肉羊为主导产业的强镇。到2025年时,牛羊肉的自给率要保持在85%左右。其中,牛肉的产量要稳定在680万吨左右。
保障牛肉供应,奶牛资源潜力巨大
自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进口种牛数量逐步下滑,导致国内肉牛繁育供应紧张,活体肉牛价格逐步攀升,目前达到近5年的高位。眼下秋季育肥牛大量上市,养殖企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极力保障肉牛供应。
赵波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家大型肉牛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目前养殖肉牛已经陆续出栏,每头牛能卖2.5到2.8万元,折合活体价格每斤在18到19元,是近5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多位养殖户介绍,虽然养殖成本高,但是市场消费量大,目前每头牛的利润能维持在5000到10000元之间。同时近年来规模化养殖程度提高,因养殖技术提升以及成本高涨,散户逐步在退出。
业内人士预计后期牛肉市场仍将维持偏紧的态势。基于此,奶牛亦可以从中挖掘机遇。世界其他肉牛产业发达国家,欧盟有45%的牛肉来自奶牛群,英国有40%来自奶公犊育肥,新西兰约41%。这两年国内牛肉产量和牛源都比较紧缺,有一些奶牛场也已经开始把奶公犊留下来育肥养肉牛,或者是使用肉牛冻精配一些低产奶牛生产肉犊牛,预计这种模式以后会越来越多。
除奶公犊育肥外,发展乳肉兼用牛亦可作为奶牛场发展的长线布局,使一批专用的奶牛转向乳肉兼用型,推进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步建设。据悉,蒙贝利亚牛作为乳肉兼用品种,优势突出,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很高,Kappa-酪蛋白B基因频率高,是专业生产奶酪企业的首选品种;淘汰母牛和公牛犊的产肉潜力高;利用蒙贝利亚牛与荷斯坦牛进行杂交生产,杂交牛与荷斯坦牛相比,终生产奶量高出17%,达32吨,乳成分高20%以上,终生乳蛋白产量达到1吨,荷斯坦牛只有0.87吨,乳房也更健康。
从牛肉市场中掘机遇,这对于奶业而言,亦不失为分散风险的路径。充分利用牛肉市场降低风险,学会两条腿走路,遇到应急情况,卖不出去的小公牛以及没有生产效率的产奶牛,做好短暂的育肥,亦可增强牧场盈利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