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家原创
2023年5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蓝莓花色苷等14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其中包含了一种食品原料领域难得一见的原料:黑麦花粉。花粉是植物繁衍的重要载体途径之一,也因此富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追捧。美国花粉学家巴因第柯氏认为花粉是全能营养源,含有为机体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日本岩波洋造博士在《植物的性》一书中指出:“花粉几乎含有自然界全部营养素”。
我国是食用花粉最早的文明古国,彭大翼在《山堂肆考饮食卷二》中提到了唐代武则天是一个花粉嗜癖者,常令宫女采收花粉制作“花精糕”,自食和分赐群臣。清代德合的《御香缥缈录》中也记述了慈禧太后常用花粉制作的“花露”来保健和美容。宋代苏东坡更是写了一首《花粉歌》:“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杏花粉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如果要说花粉的应用,则要比食用记载更为久远。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花粉的记载,此后《本草衍义》、《本草经疏》和《本草纲目》等不少医药经典和许多传记中都有花粉的应用记述。《中国药典》目前已收录了两种花粉药材,天花粉和松花粉。天花粉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松花粉能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
蜂花粉应用成熟
纵使花粉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但真正走入人们视线的却是蜂花粉,其实这也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致。花粉是很微小的颗粒,虽然依托植物的庞大基数有着庞大的体量,但想要归集却并非易事。而勤劳的蜜蜂似乎可以在不经意间完成这种人力难以完成的壮举,由蜜蜂归集起来的花粉则被称为蜂花粉,这也是花粉应用最为成熟的形式。
蜂花粉是由蜜蜂的唾液与花蜜混合而成的物质,其核心成分仍然是花粉。根据花粉的来源,蜂花粉可以分为单一品种蜂花粉和杂花粉,GB/T30359规定,只有单一品种蜂花粉率大于85%时才能称之为单一品种蜂花粉。
近些年,蜂花粉一直是功能食品的热门原料,因为其含有的活性成分非常丰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团队发表在《Food Chemistry》上的报告指出,从我国主产的20种单花蜂花粉中,发现了31个酚胺及其33个异构体和25个黄酮苷。其中19个酚胺和14个黄酮苷为蜂花粉中新发现的化合物。11种蜂花粉的酚胺类含量超过总重量1%。表明在已知的天然产物中,蜂花粉的酚胺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最高。
花粉单品逐渐走入市场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单一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求新”需求,也无法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耐力与信心去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之中。虽然有很多花粉原料都有着很长的食用历史,但在食品工业领域却需要“合规”才能走上货架。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第17号公告,明确将玉米花粉、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紫云英花粉、高粱花粉和松花粉列为普通食品,并注销这些食品的新资源食品批件。也就是说,目前仅有黑麦花粉被列为新食品原料。
公告指出,禾本科黑麦属植物黑麦(Secale Cereale L.),原产于中亚及地中海等地区,在欧洲被广泛种植。本产品是采收黑麦的花粉,经过干燥、分离等工艺制成。在日本和韩国,花粉作为一种食物类别,不限定其基源植物,黑麦花粉可作为食品食用;在美国,黑麦花粉可作为食品原料进行销售。本产品推荐食用量为≤1.5克/天。
黑麦花粉
GB/T 30359-2021蜂花粉
GB 31636-2016花粉
从各种花粉的理化指标可以看出,不同花粉的硬性要求并没有太大差别。新食品原料的认证也不是说黑麦花粉比其他花粉“好”,而是因为安全性验证并没有其他几种花粉健全。但从市场角度来看,新食品原料的身份足以让其“热”一段时间,但能热多久还需要市场给出答案。
作者简介:
刘刘球,从事营养保健行业研究,主要方向:政策解读和技术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