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中消协发上半年投诉热点分析 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是典型

分类: 政策法规

2023-08-09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365件,解决497142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365件,解决497142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务、教育培训、食品安全、家装建材等行业和领域。
  

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食品安全牵涉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相关领域投诉主要有:一是食品变质或食品中有异物,消费者用餐后引发身体或心理不适。二是销售临期食品不告知,如将临期食品与其他食品混合销售或未告知消费者为临期食品。三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商家将无“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伪装成保健食品销售,并声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甚至具有治疗疾病效果。四是外卖渠道订餐投诉量增长明显。外卖食品不卫生、封装不严、出现遗洒、送餐不及时、索要好评、发生争议态度恶劣等问题频现。
  

【案例】
  消费者张先生向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其于2023年6月30日在某电商平台“某大药房旗舰店”购买一款“高钙含铁锌果胶软糖”,购买时商家在网页上宣传该产品具有“助成长”功效,该商家所宣传的功效国家明确规定属于保健食品功效,但是收到的产品并非保健食品只是一款普通的食品,并无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产品本身也并无相关功效说明,商家存在虚假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赔偿。
  

【消协意见】
  消费者要注意辨别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可以声称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会有天蓝色的“帽子”型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安全认证已不再使用QS标志,改用新的SC编码。QS标志是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食品生产领域推行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该标志现已停止使用。《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包装上应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编码由14位数字构成,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能够实现对产品的溯源管理。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识别。

相关阅读

央视“3•15”曝光: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8-03-21

超范围生产食品行为的定性处理

2018-02-28

滋补品和保健品有哪些区别?

2019-01-25

广州本土保健品企业2017年业绩飘红

2018-03-21

如何保障食品运输中的安全

2018-02-11

食品安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2018-09-03

总编推荐

灵芝孢子油:健康保健的新选择

灵芝孢子多糖:健康与免疫系统的天然守护者

果蔬加工生产线:提升效率与质量的现代化生产设备

金属探测仪:多功能检测工具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与广泛健康益处

桑葚果粉:天然健康的营养宝库与多种应用

椰浆粉:健康美味的天然植物成分与多种应用

赤小豆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健康益处与应用前景

大葱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多重健康功效与应用

白扁豆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健康益处与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