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家原创

转基因食品层出不穷,杂交水稻是否走了弯路

分类: 专家原创

2024-01-10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法规的认可,这其中不乏一些新进的作物,比如巴西批准转基因小麦、澳洲批准转基因香蕉、美国豁免了一项转基因苹果等。

欧盟作为食品监管最为严苛的地区之一,其对食品安全的标准把控可谓“鸡蛋里挑骨头”,而对于尚未投入市场的新产品则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原料成分、生产工艺、毒理学评价、全球食用及应用情况等都是必需的安全性评价过程。

 

从去年6月份开始,欧盟地区相继批准了多个批次的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用于食品及其相关制品,仿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不再是市场阻碍。即便从全球范围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法规的认可,这其中不乏一些新进的作物,比如巴西批准转基因小麦、澳洲批准转基因香蕉、美国豁免了一项转基因苹果等。

 

风险与机遇并存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品系,并以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从根本上来说,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比如大豆、玉米等因为引入了新的基因而在产量、抗病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当然,转基因食品因为不是通过自然进化得到的产物,其安全性一直是阻碍其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虽然转基因仅仅是对一个或很少几个基因片段进行编辑,但生物体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基因层面很小的改变可能在终端形成巨大的差异。比如转基因食品容易出现的过敏和机体排斥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未经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认证;世界粮农组织认为,由于不能排除潜在的不可预测的过敏源,应该限制生产和进口某些新作物;即便是作为转基因作物生产大国的美国,其对转基因食品依然是谨慎的,需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认证,在我国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标注,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转基因食品已成趋势

 

纵观全球,转基因作物已经形成了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其独特的生长优势在这个人类发展层面都是不可忽视的。且不说转基因作物在抗病、抗虫、抗倒伏等方面的作用,仅是生产能力的优势就足以引起当今社会的重视,因为粮食危机已经近在眼前了。

 

一方面,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加剧了对粮食供应的需求,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达到100亿,也就是说那时候我们需要生产至少比现在多出30%的粮食。并且,为了作物增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敏感的生态系统不断向农田转变,导致全球40%的肥沃土壤退化。从目前的土地耕种情况来看,通过增加种植面积带来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危机给粮食作物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科学家通过研究推算,预计到2050年,气候危机将使粮食产量在最 好的情况下减产3%,在最坏的情况下至少减少12%

 

如果有了转基因技术的加持,农作物仿佛插上了翅膀。以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和消费国美国为例,在转基因作物尚未商业化应用的1995年,玉米大豆平均每亩单产分别为475公斤和158公斤,2022年美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超过90%,平均单产已分别达到725公斤和222公斤。

 

2023年,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进行了解释:生物育种是育种发展新阶段,大体上农作物育种经历了自然选择、杂交育种、生物育种,未来极有可能进入智能育种时代。在当前,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是育种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是必须抢占的新领域新赛道,并不是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这也意味着,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将是历史的选择。

 

杂交技术仍然不可或缺

 

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性状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杂交改变生物的遗传组成,不产生新的基因。典型的杂交例子是马和驴子杂交得到强壮的骡子,而在作物领域,袁隆平院士做的杂交水稻更是这一技术的典型应用。

 

与转基因技术相比,杂交育种的周期更为漫长,如果要获得特定优势的积累,需要在新种的一代里优中选优,重复不断地育种至少要选89代。在转基因技术的冲击下,杂交选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国虽然批准了以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制成的食品上市,但转基因作物的生产还没有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落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应用,在与国外抗虫棉品种同台竞争中不断发展,目前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已达99%。;

 

其次,杂交选育品类的产量不俗,以超级稻为例:我国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实现7轮产量跃升,20002004201120142017年和2023年实现了我国超级稻育种的多期育种攻关目标,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和1250公斤,产量优势明显;

 

第三,安全性极高,这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所面临的壁垒,而杂交育种则可以通过自然选育的方式获得想要的形状。

 

实际上,杂交育种和转基因都是基因的优选,不同的是方式差异。研究表明,在红薯进化中的某个时期,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土壤农杆菌对红薯的侵染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有利改变,这种正向的基因转移通过人类的选育世世代代保持了下来,而这种行为也可看做是自然发生的转基因。

 

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技术是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的延伸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生物进化的发生。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也无需过多的偏见,毕竟能够上市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的。

 

 

作者简介: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相关阅读

央视“3•15”曝光: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8-03-21

超范围生产食品行为的定性处理

2018-02-28

如何保障食品运输中的安全

2018-02-11

食品安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2018-09-03

3月1日起,这68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开始实施

2018-02-28

上海:食品安全检测车入驻外卖平台

2018-02-06

总编推荐

灵芝孢子油:健康保健的新选择

灵芝孢子多糖:健康与免疫系统的天然守护者

果蔬加工生产线:提升效率与质量的现代化生产设备

金属探测仪:多功能检测工具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银杏叶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与广泛健康益处

桑葚果粉:天然健康的营养宝库与多种应用

椰浆粉:健康美味的天然植物成分与多种应用

赤小豆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健康益处与应用前景

大葱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多重健康功效与应用

白扁豆提取物:天然植物成分的健康益处与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