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家原创

端午“食粽”有讲究!

分类: 专家原创

2024-06-11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年6月10日又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农历的5月初5。吃粽子是今天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每年到此时,店店卖粽如山,家家粽叶飘香。那么,大家知道食用粽子的功效、禁忌和注意事项吗?本期,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年6月10日又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农历的5月初5。吃粽子是今天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每年到此时,店店卖粽如山,家家粽叶飘香。那么,大家知道食用粽子的功效、禁忌和注意事项吗?本期,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食用粽子的功效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又称“角黍”、“筒粽”,花样繁多,多以竹叶或苇叶为皮,糯米为肉。叶子不仅能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能清热和消暑。蒸煮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此外,还有荷叶、假黄梨叶可供选择。荷叶清香,能降血压和泻水;假黄梨叶有去外感和清凉的功效。而糯米性温,有暖脾胃作用。

 

随着天气日益炎热,人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改善这一问题。粽子里添加小枣、花生、莲子、山药等配料,更有补益作用;添加红豆、绿豆、豆沙等配料,则能清热解毒,并增加蛋白质含量;制作肉粽、蛋粽,则可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铁的含量。

 

食用粽子的禁忌

 

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属不易消化食品,因此一次不要吃得太多,要适量适度。粽子纵然好吃,但由于它是糯米制成,其中又添加了各种馅料,如豆沙、红枣、蛋黄、肥肉等,因而变成了典型的高糖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同人群选择粽子也要有所讲究。

 

对于老人、小孩及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病人更要少食,否则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或疼痛。除此之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可少食含有粗粮、薯类、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无论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

 

除此之外,大家在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也别同时吃西瓜等寒性瓜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同时,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另外,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需要提醒的是,有以下三种情况的朋友在食用粽子时需要特别注意:

 

1、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

 

这类人最好只吃少量的粽子。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焦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过量食用粽子会加重病情。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2、糖尿病患者

 

粽子含糖量较高,糯米饭的升糖指数是87,易导致血糖升高。此外,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导功能,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及血糖不稳定的人应少吃粽子,不要蘸糖,或食用不含馅料的素粽。

 

3、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中常常会放入肉、红枣甚至海鲜等馅料,从而使普通的糯米粽子变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食用此类粽子,不利于控制血脂。患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量食用,可增加血液的脂类和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加重心肺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此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要量力而行,切记暴食,可少量分食。

 

粽子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

 

每年端午节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都会对粽子进行抽检。其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部分蜜饯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着色剂的情况。因此,为保护消费者食用蜜饯的安全,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此类食品时,不宜过度追求色泽,需谨慎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蜜饯产品。另外,熟粽子的粽叶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消费者尽量不要选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因此在安全性方面也缺少保障。

 

据悉,蜜饯是指以水果为主要原料,经糖(蜜)熬煮或浸渍,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有些略经干燥处理,制成带有湿润糖液面或浸渍在浓糖液中的湿态制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了蜜饯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着色剂,主要包括靛蓝、铝色淀、萝卜红、栀子黄、红花黄、柠檬黄及日落黄、天然苋菜红等。

 

粽子的挑选与保存

 

除了新鲜粽子外,常温的真空包装粽子和速冻粽子是广大消费者的不二之选。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包装的完整性、不漏气不涨袋;其次,要看标签信息是否完善正确,保质期、配料表、厂名厂址等都要有;最后,如果是网上购买的冷冻或冷藏粽子,那么收货时还要确认是否满足低温条件,以免变质的情况出现。

 

通常情况下,粽子都是具有糯米香、肉类香和豆沙香等相应食品原有的香味,但由于夏季天气较热,温度高、湿度大,适合各种微生物、致病菌、霉菌的生长繁殖,而粽子含水分,由糯米、肉、豆沙等原料组成,在常温下保存超过2小时后即容易变质。如果出现变酸、变馊等情况,说明粽子已变质,大家切勿食用哦!同时,如果需保存较长时间,那么建议最好放入冰箱冷冻室,然后彻底加热之后再进行食用!

 

粽子的食用指南

 

最后,也给大家送上关于粽子的“靠谱”食用指南:

 

1、不论哪种粽子,吃前都要彻底加热。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示的食用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注意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确保蒸熟煮透。

 

2、天气炎热,粽子容易酸败,要注意保存。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贮存方法储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若没吃完要及时冷冻存放。

 

3、食用粽子要适量。糯米不宜消化,尤其是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群等,建议搭配蔬菜、水果有助消化哦。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不宜一次吃太多哟!端午粽,情谊浓,最后也祝愿大家端午安康哟!

 

 

作者简介:

Ranksey,从事营养食品保健知识与新闻科普传播工作。


相关阅读

粽子口味多 上市促销早

2022-05-26

端午佳节临近 粽子产品持续创新

2022-05-26

多措并举拓展市场,粽子厂商平稳迎端午

2022-05-17

抗衰“新星”牛磺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2024-06-25

发芽处理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4-06-25

向美出发,“食补”胶原蛋白不可盲目

2024-06-25

总编推荐

抗衰“新星”牛磺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发芽处理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向美出发,“食补”胶原蛋白不可盲目

吉林:印发《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投资11.5亿元 湖北宜养鱼腥草深加工及饮品食品项目即将投产

《聊城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

2024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在内蒙古锡林郭勒举办

西部地区拟加大鼓励力度 饮料产业发展将形势利好

粽香端午,绿色包装:探索粽子行业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