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市场动态
衰老伴随着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衰退,以及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且逐渐发展的过程,受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饮食对衰老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来源。
近日,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欧洲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分析了UK Biobank数据库中79294名参与者,结果发现,较高的植物蛋白摄入可以减缓生物衰老,并且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如全谷物替代红肉或家禽、用坚果替代红肉或加工肉类)也可以减缓衰老。
先前有研究发现,植物蛋白与降低慢性病和全因死亡风险相关,而动物蛋白则无此关联或相反。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以降低衰老相关疾病发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然而,关于蛋白质来源与生物衰老的进一步关联研究仍旧有限,且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此次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6岁(46.6%为男性)。植物蛋白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或拥有较低的BMI、较高的教育水平、较好健康水平等,并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或无吸烟者和饮酒者;并且还摄入更多的蔬菜、水果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较少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而在动物蛋白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中,这些特征趋势大多相反。
研究人员检测了植物蛋白与4项生物衰老指标的关联性,发现植物蛋白摄入量较高,与HKDM-BA(Klemera-Doubal生物年龄)、HPA(表型年龄,PhenoAge)和HAL(适应负荷,反映了慢性压力的累积负担)呈负相关,与LTL(端粒长度)呈正相关,调整协变量后关联性依然存在,并且存在非线性剂量依赖性关系;对于动物蛋白,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研究人员发现与4项指标没有一致性关联。
然后,研究人员分析了12种膳食来源的动/植物蛋白摄入量与4项生物衰老指标的关联性,发现全谷物摄入量与HKDM-BA、HPA、HAL和LTL呈负相关;坚果摄入量较高与生物衰老指标呈负相关(较低摄入量则相反);酸奶摄入量与HKDM-BA、HPA和HAL呈负相关;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量与HKDM-BA、HPA及HAL呈正相关;鸡蛋及蛋类摄入量与4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其他食物类别摄入量与4项生物衰老指标无相对稳定的关联)。
研究人员表示,植物蛋白摄入量与HKDM-BA、HPA、HAL呈负相关,与LTL呈正相关,而动物蛋白与上述4项指标均无相关性。较高的植物蛋白摄入不仅有助于延缓整体生物衰老,还与延长细胞寿命紧密相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