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向海图强 协同创新 我国三文鱼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分类: 市场动态

2024-06-06 来源:中国食品报
三文鱼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全球养殖产量400多万吨,我国只有4万余吨,国内消费规模达12万吨左右。为进一步加强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延伸产业链,促进三文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办的2024三文鱼产销大会日前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业内专家及三文鱼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三文鱼未来发展及产销对接新路径。

  三文鱼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全球养殖产量400多万吨,我国只有4万余吨,国内消费规模达12万吨左右。为进一步加强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拓展国内外市场,延伸产业链,促进三文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办的2024三文鱼产销大会日前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业内专家及三文鱼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三文鱼未来发展及产销对接新路径。

把握好依法生产和科学发展两个关键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家勇提到,我国三文鱼养殖产业作为国内三文鱼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养殖形式也从网箱养殖,发展到少量的流水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深远海养殖、装备型远海养殖。由此,带动了产业链下游的持续延伸和创新,全产业链进一步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三文鱼产业发展中,要注意把握好依法生产和科学发展两个关键。首先是要依法生产。经营主体要依法办理养殖证,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网箱、网围投饵养殖和涉及敏感区的,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其他方式需要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要严格遵守投入品管理要求;要严格遵守外来物种管理的相关规定等。其次是要科学发展。要在种业普查结果基础上,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三文鱼商业化育种进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科学确定水域承载能力,关注养殖密度、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动将适宜三文鱼养殖的特色水产资源依法纳入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三文鱼产业预留发展空间;要坚定不移地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要积极探索形成全产业链良好的商业模式,合作共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指出,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养殖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进口。扩大虹鳟的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率至关重要。为此,要做好育种、养殖技术、全产业链布局三件事,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国在虹鳟育种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先后培育出“水科1号”和“全雌1号”两个新品种,填补了我国虹鳟种业的空白,解决了种源难题,提升了我国虹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全球虹鳟育种做出了贡献。

山东以全产业链思维推进海洋渔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正在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进海洋渔业发展。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表示,去年,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761亿元,水产品产量达到913.9万吨。全省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39处,其中国家级67处,占全国总数的40%;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6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8台(套),养殖水体达到280万立方米,一批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养殖装备在山东设计、建造并投入使用,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提供了经验。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和渔业资源优势,规划布局了黄海冷水团、庙岛群岛、海州湾3个深远海养殖渔场,探索形成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4类深远海主要养殖方式,形成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深远海养殖路径和模式。

  王玉梅表示,海洋经济是山东沿海城市的支撑产业,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烟台市副市长张涛表示,近年来,烟台市拥有强劲的海洋发展动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烟台系统谋划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不断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聚力推动全市海洋渔业向深远海迈进。在高附加值品种养殖领域,烟台将三文鱼作为拓展深远海养殖的重点品种、重要抓手、重要领域,依托海域资源、科技创新、装备制造等优势,大胆创新机制、积极探索试点,多年努力已结出硕果。

  张涛介绍,今年6月,经海渔业公司深远海养殖虹鳟将第一次大规模起鱼上市,标志着国内创虹鳟淡水与海水接力、内陆到深远海网箱养殖试验成功,为我国三文鱼自主养殖提供了“烟台方案”。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三文鱼养殖空间,陆续建设一批陆基养殖工厂和深远海网箱,3年内力争三文鱼养殖产量突破万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三文鱼产销一体化基地。

三文鱼在餐饮领域应用不断延伸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随着全国餐饮市场的蓬勃发展,三文鱼在餐饮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吕秋菊介绍,三文鱼产业链的发展,为餐饮业提供了更多样化食材选择;餐饮业的不断创新和多样化需求,也推动了三文鱼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升级。期待未来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开展更加紧密、多元的合作,共同推动餐饮行业和三文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三文鱼已成为我国大众消费升级、消费者追求营养美味的重要选择,逐渐从高端餐饮场所走向普通家庭餐桌。然而,受限于市场终端消费形态和菜品本土化开发不足,目前三文鱼主要以刺身、寿司等形式呈现给消费者,烹饪技法单调,菜品品类欠丰富,如何创新三文鱼菜品是餐饮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张景富提到,需要在深入研究消费者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厨艺工作者的技能水平,结合中国餐饮文化的特色亮点,充分利用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创新食材搭配和菜品呈现方式,注重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顾客互动体验,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他希望未来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产销对接、技能竞赛、标准规范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三文鱼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共同为中国水产行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期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发布《中国三文鱼产业报告》。该报告为三文鱼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会议同期还考察了陆上工业基地、经海深海网箱基地,并召开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及三文鱼养殖培训会等活动。


相关阅读

抗衰“新星”牛磺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2024-06-25

发芽处理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4-06-25

向美出发,“食补”胶原蛋白不可盲目

2024-06-25

吉林:印发《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2024-06-24

投资11.5亿元 湖北宜养鱼腥草深加工及饮品食品项目即将投产

2024-06-24

《聊城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

2024-06-24

总编推荐

抗衰“新星”牛磺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发芽处理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向美出发,“食补”胶原蛋白不可盲目

吉林:印发《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投资11.5亿元 湖北宜养鱼腥草深加工及饮品食品项目即将投产

《聊城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

2024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在内蒙古锡林郭勒举办

西部地区拟加大鼓励力度 饮料产业发展将形势利好

粽香端午,绿色包装:探索粽子行业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