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家原创

功能输出持续升级,甜叶菊家族再添丁

分类: 专家原创

2025-01-23 来源:sjgle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甜叶菊是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在南美地区种植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原住民用作治疗烧伤、胃部疾病、绞痛的传统药物。

甜叶菊是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在南美地区种植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原住民用作治疗烧伤、胃部疾病、绞痛的传统药物。1970年,巴拉圭的医学家在第七次国际糖尿病会议上报告了甜菊糖苷的药效和安全性,适用于作为无热量的甜味剂,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非酵解、热稳定性好、毒 性较低的安全新糖源。该报告一出,使得甜叶菊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后日本便开始大量种植甜叶菊并将甜菊糖应用于食品饮料中;2008年,高纯度甜菊糖苷和Reb A获得美国GRAS(一般安全认证)批准,甜叶菊在美国天然食品和膳食补充剂行业开始受到关注;2010年,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指定9种甜菊糖苷 (纯度≥95%)可用于食品饮料中,并确定其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4毫克/千克/天甜菊醇当量(甜菊糖苷含量> 95%的高纯度甜菊糖);2011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采用甜菊糖苷作为食品添加剂,并出版食品使用标准;欧洲食品安全局对其安全性进行审查,并批准甜菊糖苷在欧盟地区作为甜味剂使用。

 

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进并种植甜叶菊,随着我国植物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种植甜叶菊面积较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甜叶菊提取物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甜叶菊以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已经形成了多个地理标志产品,比如明光甜叶菊、弶港甜叶菊等。

 

早在1985年,我国原卫生部就将甜叶菊糖苷批准为天然甜味剂。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甜菊糖苷的来源也经过了多次更新,在最新的标准中规定了13种糖苷形式,包括甜菊苷、瑞鲍迪苷A、瑞鲍迪苷B、瑞鲍迪苷C、瑞鲍迪苷D、瑞鲍迪苷E、瑞鲍迪苷M、瑞鲍迪苷N、瑞鲍迪苷O、杜克苷A、甜茶苷及甜菊双糖苷。并且,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食品分类中。

 

优质的天然代糖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预测,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29亿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8%。而糖尿病的进展,与糖的关系异常紧密。一项来自德国糖尿病中心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of Nutrition上的研究,以国家为单位分析了人均糖摄入量与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以及BMI中介作用,确凿无疑给出了吃太甜、长太胖,导致糖尿病的证据。

 

为了降低糖类对健康的影响,代糖产品自然而然的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双重肯定,其市场规模与日俱增。贝哲斯咨询发布的《糖替代品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糖替代品市场规模为18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其规模将达到243亿美元。

 

目前可用的代糖产品有很多,但甜叶菊作为一种代糖可谓降维打击。首先,甜叶菊糖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500倍,热值仅为蔗糖的1/300,是一种天然的高倍甜味剂。甜菊糖进入人体后,并不会被消化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结肠,在这里结肠细菌将葡萄糖从糖苷侧链上去除,而甜菊糖苷则被继续发酵分解为甜菊醇骨架;甜菊醇被肝 脏转变为甜菊醇葡萄糖醛酸苷,进入血液,然后流经肾 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安全性有保障;其次,具有甜味效应的甜菊糖苷非常稳定,加热至200°C过程中既不发酵也不发生褐变反应,可以更好的适应食品的热加工环境;第三,甜菊糖苷还表现出一定的功能性,比如降血压、抗肿瘤及肠道保护等。不过甜菊糖苷作为高倍甜味剂的用量是有限的,功能性目前主打的就是价值加成。

 

甜叶菊功能升级

 

除了糖苷,甜叶菊的多元化应用也在逐步展开。随着甜叶菊国际市场热度的不断攀升,甜叶菊叶、甜叶菊提取物、甜叶菊糖苷等纷纷被申请为新食品原料。其中,甜叶菊叶于2023年7月19日正式受理,受理编号为“卫食新申字(2023)第0008号”。审查意见指出,鉴于该申报产品在我国多省具有长期人群食用历史,建议终止审查,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叶菜蔬菜的规定执行。这也意味着,甜叶菊叶可以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

 

普通食品原料的身份虽然扩大了适用范围,但也容易使某些特性被忽视,比如功能性。实际上,甜菊叶中的化合物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元素以及目前的应用核心甜菊糖苷外,还含有绿原酸类、黄酮类、澳泽兰素、邻苯三酚等活性物质。《中草药》载其“为肥胖病、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因此是一种潜在的“药食两用”物质,其功能性值得深挖。

 

24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甜叶菊多酚是以甜叶菊的叶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其总多酚(以没食子酸计)要求≥40g/100g,推荐食用量≤500mg/d。现代研究表明,甜叶菊富含黄酮类及酚酸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抗衰老等功能。甜叶菊多酚新食品原料身份的确定,将进一步提升甜叶菊市场的扩大和深度开发,对于甜叶菊产业来说将是又一个重大利好。

 

 

作者简介:

刘刘球,从事营养保健行业研究,主要方向:政策解读和技术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

甜菊糖苷:天然甜味剂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2024-10-11

Chr.Hansen推出新的VEGA™ SAFEPRO®培养系列、Kerry开发新型酶系统等资讯

2022-04-26

甜菊糖苷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味料的生产中

2021-12-13

甜叶菊不仅甜度高热量低 还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2021-12-10

蜜雪冰城旗下农业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水果种植业务

2025-02-21

金龙鱼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14%

2025-02-21

总编推荐

2024年我国坚果进口总额达23.86亿美元

聚焦十大领域 我国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我国焙烤食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顾客推荐调味品榜单出炉

荷兰发酵棕榈油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出海,调味品行业的“黄金”机遇

安琪酵母将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Chelvies获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规范重点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蒙牛2024年净利润预降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