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市场动态
养生是老年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天气渐渐凉下来,冬令进补又提上老年人的生活日程。冬令应该如何进补?挑选人参有讲究吗?不同的食药物质搭配会产生不良反应吗?日前,在“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活动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专家们带来诸多中医药知识,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专家石云表示,冬令进补是中国优秀传统养生文化,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态,选择合适的食物或滋补品。
提到进补,人们会想到人参,那么市场上常见的野山参和园参有什么不同?对此,石云直言,野山参和园参都是人参,只不过生长方式不同,前者自然生长年份较久,生长缓慢,至少生长15年—18年才能采收,价格较高;后者栽培生长,4—6年即可采收,价格较亲民。专家坦言,两者功效相同,只不过某些标记物的含量有所差异。消费者选购时,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状态和经济情况,合理选购。
冬令除了人参以外,还有很多“食药物质”作为补益品选择,比如,枸杞子、黄精、黑芝麻、莲子等。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高围溦介绍,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历来有“药食同源”的观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食药物质的定义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前公布的106种食药物质,不存在传统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问题。不同的食物一起烹调时,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毒 性。
不过,按照中药材的性味归经等属性,会存在一些食药物质的配伍应用问题。高围溦建议消费者,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健康需要来准确选择,不同应用目的采用不同配伍才能达到较佳效果。
高围溦介绍,食药物质中有的可以直接吃,比如桑葚、乌梅、山楂、蜂蜜;有的是香辛料,比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有的可炖汤,比如党参、当归;有的可作茶饮,比如胖大海、菊花、枸杞、红枣;有的物质可以煮粥,比如山药、薏米仁、莱菔子;还有一些可以入菜,比如白果、莲子、鱼腥草、蒲公英等等。专家指出,不同食药物质的健康功效有所不同,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食药物质,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医养生知识,这样在生活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选择。
相关阅读